根据亚华咨询《中国PX产业链年度报告2017》显示,中国现阶段有十大PX(对二甲苯)项目处于建设或前期工作阶段,2018年将投产两大项目,新增850万t/a产能。到2020年,中国将形成总计3496万t/a产能,届时PX需求量为2850万t/a,中国可能从PX进口国转变为出口国,对亚洲乃至全球PX供需格局产生深远影响。

      自主芳烃成套技术的开发和较大的PX供应缺口使国内出现芳烃项目的新一轮建设热潮。但随着技术及投资门槛下降,未来10年国内建设的PX产能规模将远大于同期净增的需求规模,产能的地区结构性矛盾也会突出。多位业内专家表示,芳烃产业链必须做好市场和投资的统筹规划。

      市场需求是芳烃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。PX消费主要集中在精对苯二甲酸(PTA)领域,目前超过98%的PX用于生产PTA;PTA是生产聚酯(PET)的重要原料,98%以上的PTA用于生产PET;PET中的66%用于生产聚酯纤维(涤纶),其余主要用于PET瓶片和膜片。业内对PX用途比较认可的说法是:65%的PX用于做涤纶、31%的PX用于做PET瓶片、2%的PX用于做PET膜片。

      受国内精对苯二甲酸(PTA)、聚酯、涤纶行业持续发展的拉动,当前PX供应短缺突出。但近年来,我国涤纶行业一直面临巨大的结构调整压力,一方面产能过剩、产品大量出口;另一方面国内投资持续增加,行业效益进一步恶化。有专家认为,成本及配套将是PX生产企业未来竞争的核心。

      重整装置是PX原料的重要来源,PX产业链未来矛盾焦点不在PX资源的结构配置,而在重整料供应方面。目前国内拟建和在建的重整装置都有配套PX的计划,但无论是千万t级的炼化一体项目,还是PX新建产能,在重整料的供应方面都还存在较大缺口。因此,企业在规划PX项目时应在重整料的供应上早做打算。